第(2/3)页 周老板的公司规模不大,员工人数不多,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实力弱小。相反,从表面上来看,他拥有雄厚的资金,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出手。 这次来到辽东省,他的目的不仅仅是考察,更是为了寻找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,一个能够为他提供更大贷款,助他事业更上一层楼的伙伴。 他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待了一周,深入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、经济状况和投资环境。他走访了政府部门,与当地官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,详细了解了投资政策和优惠条件。他还考察了当地的市场,分析了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力。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周老板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。他准备在这里大展拳脚,投资兴建一个毛线厂,一个铝线厂,以及其他一些合资企业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他公布的投资总额竟然高达上亿元!这在当时来说,无疑是一笔巨款,足以引起整个锦城的轰动。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,在锦城的商业圈里炸开了锅,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。锦城工商行南去办事处主任宋晓飞,一个在金融界举足轻重的人物,也被这个消息深深地震撼了。他敏锐地意识到,这对自己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。 这宋晓飞,真是走背运到家了,他本来只是想赚点外快,于是成立了南区工贸公司,打算小打小闹一番。结果,他第一次进口了一批录音机,市场行情突变,关税突然上涨,录音机还没卖出去就砸手里了,钱打了水漂不说,还欠了一屁股债。 他心里那个悔啊,就像吞了一只苍蝇似的,难受得要命。可他又不甘心就此罢休,想着翻本,于是又冒险进了一批冰箱。这次他更倒霉,刚到货就赶上冰箱抢购潮结束,几十台冰箱成了滞销品,仓库里堆积如山,落满了灰尘,就像一座座冰冷的坟墓,埋葬着他最后的希望。 前前后后,一共230 万,这可不是个小数目,全打了水漂,宋晓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头发都快掉光了。更要命的是,这笔钱是他挪用银行的公款,要是事情败露,他这辈子就完了。 宋晓飞成天愁眉苦脸,茶饭不思,眼看着就要崩溃了。这时,他听说了周老板的大名,这位周老板财大气粗,据说资金雄厚,而且人脉广泛,在商界呼风唤雨。 宋晓飞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,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主动接触了周老板。几次接触下来,宋晓飞发现周老板不仅实力雄厚,而且为人仗义,谈吐之间颇有商业头脑。宋晓飞心想,这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!一来二去,两人称兄道弟,无话不谈。 宋晓飞觉得时机成熟了,便向周老板吐露了实情,希望他能帮忙处理掉积压的货物。周老板听后,毫不犹豫地答应了,还信誓旦旦地保证,这点小事包在他身上。宋晓飞激动得热泪盈眶,心想自己真是交了好运,遇到了贵人相助。 几天后,周老板找到了宋晓飞,说他正在和港澳客商洽谈一笔大买卖,需要 1 亿元的资金周转,如果这笔买卖做成了,可以净赚 700 万元。周老板表示,他手头资金紧张,希望宋晓飞能帮帮忙。 宋晓飞一听,顿时傻眼了。他只是个办事处主任,哪里能拿出 1 亿元的巨款?他把自己的难处告诉了周老板,周老板听后,神秘一笑,给他出了个主意:用承兑汇票。 周老板提出一个亿承兑汇票的时候,宋晓飞仿佛被一盆冰水从头浇下,惊出一身冷汗。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手,手心汗涔涔的。一个亿!这可不是个小数目。 他做了几十年的银行工作,对银行的规章制度烂熟于心,更明白这其中的风险。仅仅动用 20 万的承兑汇票都需要层层审批,更何况是天文数字般的 1 个亿!宋晓飞感到一阵眩晕,仿佛站在了悬崖边上,脚下是万丈深渊。 看到宋晓飞的反应,周老板眼珠一转,立刻凑上前去,压低声音说道:“宋老弟,我倒是有个主意……”他一边说,一边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发出“笃笃笃”的声响,“你可以用你那南区工贸公司的名义开汇票嘛!” 周老板的声音带着蛊惑,“这样一来,神不知鬼不觉,就算出了问题,也追究不到你的头上;二来嘛,承兑汇票又不用动用现金,等赚了钱,连本带利都还上,还能少得了你的好处?” 周老板的话像一颗种子,在宋晓飞的心中生根发芽。他开始在脑海中权衡利弊,就像一个赌徒在盘算着手中的筹码。他心里就更加明白了,这就像用公款去赌博一样,赢了的话,公款还上,自己也发财;输了的话,钱没了,自己要被打入地狱。 第(2/3)页